高雄港,这座繁忙的港口正经历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变革。随着集装箱船的持续大型化,现有的集装箱码头设计水深和基建设施已无法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
为此,高雄港务公司不仅正在兴建第七货柜中心,还斥资44.69亿元(约10亿人民币)对第三和第五货柜中心进行彻底的改建。
想象一下,第三货柜中心70号码头的水深将从13.5米加深至15.2米,仿佛一个巨人正在深挖自己的胸膛,以适应更大的船只。
同时,部分岸桥轨道将焕然一新,船舶系靠设施也将得到更新。第五货柜中心77-79号码头的水深也将由14.5米加深至17.0米,如同一位舞者正在舒展自己的身体,迎接更加优雅的舞姿。改建完成后,这里将能够迎接24,000TEU级的集装箱船靠泊,整个工程预计将在2027年的第二季度完美落幕。
为了确保码头的持续运营与改建工程的顺利进行,高雄港务公司决定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并与各大船公司紧密合作。他们负责码头的改建工作,而船公司则负责堆场的改建。这种默契的合作模式,无疑为高雄港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今年1至2月,高雄港累计装卸了143.4万TEU,同比增长了7.0%。台湾港务公司高雄港务公司总经理王锦荣自豪地表示,今年的景气有所好转,而主要的箱量贡献来自于台湾的船公司,其中长荣海运与万海航运的贡献尤为突出。
尽管明年马士基与赫伯罗特组成的双子星联盟将减少直靠高雄港的船只,从而减少的箱量,但王总经理信心满满地表示,这部分箱量将由台湾的船公司来弥补。据高雄港务公司估算,届时双子星在高雄港一年约减少2万TEU,降幅控制在0.2%以内。
2023年,高雄港累计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了883.4万TEU,虽然同比下降了6.9%,但其中转运箱量为396.9万TEU,同比减少6.3%。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前两个月,高雄港的转运箱量累计达到了66.7万TEU,同比增长了11.3%;进出口合计完成了75.6万TEU,同比增长3.2%。这些数据不仅展示了高雄港的强大实力,也预示着它未来的光明前景。